A-A+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
  这首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https://mj.facekun.com/949.html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赏析  此通首描写暴雨,而前半篇与后半篇用的是两种手法。用传统的术语来说,是前赋后比。它首联非常特征地写出了雨前一刹那的气氛。在拨不开的浓云堆积低空的时候,一声炸雷从云中钻出来了,预示暴雨即将来临。次联,三句是想象...

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描写秋天枫叶的诗句

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描写秋天枫叶的诗句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描写夏天荷花的诗句、描写雨后荷花的诗句

描写夏天荷花的诗句、描写雨后荷花的诗句
  1、《梦莲》京北秋来风景异,天高云淡雁迷离;踏破铁岭无觅处,寻遍荷塘空水遗;无可奈何秋睡去,仙衣胜雪倾心起;何故幽叹无缘见,夏风十里一潭碧。  2、《赏莲》炎夏雨后月,春归花寂寞。满塘素红碧,风起玉珠落。 3、《问莲》花中君子来哪方,婷婷玉立展娇容。暖日和风香不尽,伸枝展叶碧无穷。纵使清凉遮炎夏,为甚委靡躲寒冬。既然不愿纤尘染,何必立身淤泥中。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有关于秋天的诗句、秋天的诗句

有关于秋天的诗句、秋天的诗句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