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
  这首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https://mj.facekun.com/949.html

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全诗赏析!

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全诗赏析!
诗词名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作品赏析:     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全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

关于水的诗句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关于水的诗句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唐·李白)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唐·白居易)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唐·王维)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宋·苏轼)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宋·汪元量) 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宋·楼钥)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明·罗贯中) 水万物之本源也(春秋齐国&...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出自现代诗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赏析  北国风光,千里冰...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鬓毛衰 一作: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