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出自盛唐诗人刘长卿的《别严士元》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赏析
  这首,运用一连串“景语”来叙述事件的进程和人物的行动,即写景是为了叙事抒情,其目的不在描山画水。然而,毕竟又是描写了风景,所以画面是生动的,辞藻是美丽的,诗意也显得十分浓厚。

  严士元是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写这首诗的年代和写诗的背景,现无可稽查。从诗的内容看,两人是在苏州偶然重遇,而一晤之后,严士元又要到湖南去,所以刘长卿写诗赠别。

  阖闾(hé lǘ)城,就是江苏的苏州城。从“倚棹”二字,可以知道这两位朋友是在城江边偶然相遇,稍作停留。时值春初,南方水乡还未脱去寒意,天气乍阴乍晴,变幻不定。读者寻味开头两句,已经知道两位朋友正在岸上携手徘徊,在谈笑中也提到江南一带的天气了。

  三四两句是有名的写景句子。有人说诗人观察入微,下笔精细。话是说得很对。可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却似乎看见两人正在席地谈天。因为他们同时都接触到这些客观的景物:笑谈之际,飘来了一阵毛毛细雨,雨细得连看也看不见,衣服却分明觉得微微湿润。树上,偶尔飘下几朵残花,轻轻漾漾,落到地上连一点声音都没有。这不只是单纯描写风景,读者还仿佛看见景色之中复印着人物的动作,可以领略到人物在欣赏景色时的惬意表情。

  “日斜江上孤帆影”这句也应该同样理解。一方面,它写出了落日去帆的景色;另一方面,又暗暗带出了两人盘桓到薄暮时分而又恋恋不舍的情景。最后,严士元还是起身告辞了,诗人亲自送到岸边,眼看着解缆起帆,船儿在夕阳之下渐渐远去。七个字同样构成景物、事态和情感的交错复迭。以下,“草绿湖南万里情”,补充点出严士元所去之地。景物不在眼前了,是在诗人想象之中,但也掺杂着游子远行和朋友惜别的特殊感情。

  友人的远去,自然地激起了诗人心底的无限愁绪;因而他的临别赠言,听起来是那样令人心酸:你这回去湖南,如果有相识的人问起我的消息,你就这样回答他吧—“青袍今已误儒生”。这是一句牢骚话。唐代,公元630年(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上元元年又规定,八品官员服深青,九品官员服浅青。刘长卿当时大概是八九品的官员,穿的是青色袍服。他认为自己当这一员小官,是很失意的,简直是耽误自己的前程了。

  诗中的“景语”,既有“春寒阴复晴”的水国气候特征,又有“细雨湿衣”、“闲花落地”的眼前景象,还有“草绿湖南”的意中之景,几个层次中,情、景、事同时在读者眼前出现,寄托了与友人相遇而又别离的复杂情思。诗人的这种手法,是很值得借鉴的。

描写水的诗句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描写水的诗句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白居易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 望天门山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 小池  一道残阳...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出自东晋诗人谢安的《咏雪联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谢朗)(谢道韫) 赏析  这是一则千古佳话,表现了女才子谢道韫杰出的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具有灵活想象力。   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及《世说新语·言语》篇载,谢安寒雪日尝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安欣然唱韵,兄子朗及兄女道韫赓歌(诗即如上),安大笑乐。   谢安所乐...

那些意境美到让人心醉的古诗词

那些意境美到让人心醉的古诗词
  白海棠(红楼梦)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试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画堂春(纳兰容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取,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仿日牛津,相对忘贫。   一字诗(陈沆)   一帆一江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