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出自唐代诗人李华的《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赏析
  这是一首景物小。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这首诗写的是静景,然而静景偏于动处写:水流、花落、鸟啼,无一不是变动的景象。

  李华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而此诗正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当时宜阳位置很重要,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就坐落在这里。境内女几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山上古木流泉,鸟语花香,景色妍丽,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园。它年年都吸引着皇室、贵族、墨客、游人前来观赏。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却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经过此地,心情可想而知。

  “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

  “涧水东流复向西。”太平时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过的“玉真路”,不仅可以观看“鸣流走响韵,含笑树头花”的美景,而且也会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此时,这里清泠泠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了。昔日,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苍松,无处不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今,且莫说那些,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

  “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能任其自开自落了。

  “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漫,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自落”、“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

  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诗和词在表现手法上是一致的。这首诗虽然还不能说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写景,句句含情,却是比较突出的。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自唐代王维的《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

关于描写梅花的诗句、描写梅花的诗句

关于描写梅花的诗句、描写梅花的诗句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从张仲谋乞腊梅 宋·黄庭坚 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钓雪舟倦睡 宋·杨万里 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出自唐代张籍的《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参考翻译 译文...

描写情人节的诗句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描写情人节的诗句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  梨花院...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