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出自唐代诗人李华的《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赏析
  这是一首景物小。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这首诗写的是静景,然而静景偏于动处写:水流、花落、鸟啼,无一不是变动的景象。

  李华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而此诗正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当时宜阳位置很重要,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就坐落在这里。境内女几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山上古木流泉,鸟语花香,景色妍丽,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园。它年年都吸引着皇室、贵族、墨客、游人前来观赏。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却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经过此地,心情可想而知。

  “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

  “涧水东流复向西。”太平时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过的“玉真路”,不仅可以观看“鸣流走响韵,含笑树头花”的美景,而且也会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此时,这里清泠泠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了。昔日,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苍松,无处不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今,且莫说那些,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

  “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能任其自开自落了。

  “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漫,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自落”、“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

  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诗和词在表现手法上是一致的。这首诗虽然还不能说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写景,句句含情,却是比较突出的。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全诗赏析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全诗赏析
名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         《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诗的首...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出自唐代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

王维: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王维: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诗词名句“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出自王维的《西施咏》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作品赏析:   诗人所处的盛唐时代,在繁华的外衣下隐藏着政治危机:奸邪小人把持朝廷大权,纨绔子弟凭着裙...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赏析  “小楼”一联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