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赏析
  这首入选了小学语文课本一年级下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读了这首诗,读者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拂堤杨柳醉春烟”,村的原野上的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与醉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关于春天的鸟的诗句 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关于春天的鸟的诗句 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
出自宋代石孝友的《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 参考赏析 鉴赏 起两句十二个字,连用四叠字:云淡淡,知是疏云;雨潇潇,应是...

“将欲辞君挂帆去”下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将欲辞君挂帆去”下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将欲辞君挂帆去下句是“离魂不散烟郊树”。整句: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下途归石门旧居》。 下途归石门旧居 作者:李白 年代:唐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羡君素书常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出自初唐诗人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赏析  晋陵,唐郡名,即今江苏省常州市。陆丞相,名元方,晋陵人,武则天时期为相,与杜审言颇有交往。陆元方有《早春游望》寄给他。因有感于陆元方能够在宦游中赏玩春光,而自己却在异乡为“归思”所苦,于是杜审言将自己的感想结构成篇,作《和晋陵陆...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