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出自宋代诗人徐俯的《春日游湖上》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赏析
  燕子来了,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人遇上了燕子,马上产生了春天到来的喜悦,不禁突然一问:“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这一问问得很好,从疑问的语气中表达了当时惊讶和喜悦的心情。再放开眼界一看,果然春天来了,湖边的桃花盛开,鲜红似锦。蘸是沾着水面。但桃花不同于柳树,它的枝叶不是丝丝下垂的,怎能蘸水呢?因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连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这景色美极了!诗人在漫长的湖堤上游春,许许多多动人的景色迎面而来,那么选用哪一处最好呢?最后选出来了:就在“春雨断桥”的地方。一条小溪上面,平常架着小木桥。雨后水涨,小桥被淹没,走到这里, 就过不去了。“人不渡”,就是游人不能度过。对称心快意的春游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挫折。可是凑巧得很,柳荫深处,悠悠撑出一只小船来,这就可以租船摆渡,继续游赏了。经过断桥的阻碍,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

  这首绝句是徐氏名作。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黄庭坚《寄贺方回》:“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南宋赵鼎臣《和默庵喜雨述怀》诗中也以这种方式表彰徐俯:“解道春江断桥句,旧时闻说徐师川。”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出自宋代朱熹的《偶成》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争议:少年易老学难成)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参考翻译 译文 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还...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出自唐代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向日 一作:向月)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环境优美的诗句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环境优美的诗句
◆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

老师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老师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圣人无常师。 韩...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