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出自宋代陆游的《书愤五首·其二》

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参考赏析

赏析

这两首诗是作者七十三岁时在山阴所作。他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渭南文集》卷十五《澹斋居士诗序》)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陆游经常在作品中抒发出浓勃深沉的积愤。这两首所抒发的,“就是塞上长城空自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愤。前一首抒发自己的满...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书愤》...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出自唐代李白的《三五七言 / 秋风词》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参考...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人却把这形象巧妙的组织...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赏析  全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描写环境优美的诗句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描写环境优美的诗句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宋?李觏 《乡思》 ◆林中两路分,一路人迹稀。我独选此路,境遇乃相异。《回到家乡》(来自网络)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南唐?李煜《清平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