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采桑子·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深秋时分,在这遥远的边塞,有谁能记得我?树叶发出萧萧的声响。返乡之路千里迢迢。家和梦一样遥不可及。重阳佳节,故园风光正好,离愁倍增。不愿登高远望。只觉心中悲伤不已。当鸿雁南归之际,将更加冷落凄凉。注释①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是为重阳节。逢此日,古人要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与亲人团聚。②绝塞:极遥▼

参考赏析

赏析

纳兰容若一向柔情细腻,这阙《采桑子》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仅用聊聊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十分利落。上阙写秋光秋色,落笔壮阔,“六曲屏山和梦遥”点出边塞山势回环,路途漫长难行,遥应了“绝塞”一词,亦将眼前山色和梦联系起来,相思变得流水一样生动婉转,意境深广。下▼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壬戌,时纳兰性德二十八岁。八月,与郎谈出使梭龙。这一年十二月返京,《采桑子九日》此行中约作。纳兰写此词时,正使至塞外,自然佳节思亲,倍感形单影只、孤独寂寞,遂填此以寄乡情。▼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关于大海的诗句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关于大海的诗句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海底游鱼乐,天边过雁愁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烽火城西白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长风破浪回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君不见...

写与冬天有关的诗句、描写冬天的诗句

写与冬天有关的诗句、描写冬天的诗句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

描写秋天的诗句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描写秋天的诗句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惟将两鬓雪, 明日对秋风。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宋·柳永《八声甘州》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宿雨:昨夜的雨。...

关于描写雨的诗句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关于描写雨的诗句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苏溪亭》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唐·杜甫《兵车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