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出自唐代王翰的《凉州词二首》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已是暮春时节,要在故乡,此时一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

参考赏析

鉴赏

其一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

作者介绍

王翰 王翰 王翰,唐代边塞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著名诗人。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定王翰生卒年为公元687至726年,并未提出确切的材料依据。...

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和春天有关的诗句

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和春天有关的诗句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唐·杜甫《登楼》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唐王驾《春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赏析  这首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出自元代赵秉文的《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参考赏析 赏析 有些作者擅长描写人物,虽只寥寥数笔,但因点出了人物的鲜明特征,一下子就把人物写活了。有些作者又善长于描绘景物,也不过那么三两笔,就把景物活泼泼地勾勒了下来。古代诗词中,以“...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出自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赏析  这首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