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出自唐代王维的《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 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 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 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 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注释①中岁:中年。②道:这里指佛理。...

参考赏析

赏析

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诗人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他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信中说:“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

赏析

全诗的着眼点在于抒发对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的向往。开篇二句,由“中岁好道”“晚家南山”点明诗人隐居奉佛的人生归宿和思想皈依。“道”,指佛家道义之精髓,即“万法皆空”思想。“中岁颇好道”,作者强调自中年起,他就已倾心佛法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倾向会越来越加剧,反映出他对尘世越来越厌...

创作背景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禅解

王维这首《终南别业》历来吟诵甚多,王维人称诗佛,这首是公认的禅诗,而诗中又处处表现禅理,历来解析这首诗歌的往往谈王维的淡泊宁静怡然自乐的情调,而实际不达至理。刘辰翁评,"无言之境,不可说之味,不知者以为淡易",可谓深契王维之意。王维自称摩诘,维摩诘居士是印度大...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https://mj.facekun.com/5649.html

赞美美女的诗句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赞美美女的诗句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依歌移弱步,傍烛艳新妆,徐来翻应节,乱去反成行。 欹鬟堕髻摇双桨,采莲晚出清江上。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

“忽闻水上琵琶声”下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忽闻水上琵琶声”下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忽闻水上琵琶声的下句是“主人忘归客不发”,整句: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出自清代诗人宋荦的《雨中元墓探梅》 探梅冒雨兴还生,石迳铿然杖有声。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赏析  本作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元墓,即邓尉山,因东晋青州刺史郁泰元葬此山而得名。诗题中的“吾家山”,即夏驾山,在邓尉山之西。诗篇发端就题写,写雨中探梅,幽兴斐然,拄杖点石,铿然有声。颔联实写,吟咏沿途风光,天...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出自唐代李白的《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