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出自唐朝诗人王绩的《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赏析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象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https://mj.facekun.com/874.html

关于梅花的唯美诗句、关于梅花诗句

关于梅花的唯美诗句、关于梅花诗句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杂诗》之一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着花未。 ●杨柳枝词 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

杜牧《秋夕》翻译赏析: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翻译赏析: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

关于冬天的诗句、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

关于冬天的诗句、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