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出自唐朝诗人王绩的《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赏析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象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https://mj.facekun.com/874.html

描写月的诗句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描写月的诗句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少...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参考翻译 译文 晚日寒鸦,一片...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出自唐代韩愈的《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

唐五代爱情诗词评注体例简介

唐五代爱情诗词评注体例简介
    本书是一部断代诗歌专题选本,分诗与词两部分,大致以作者生卒及第时间为先后编篡,无法确定者依据其作品中同时代人来参定。女性作家分列于其中。共计选录唐五代诗二百零五家六百一十八首,词三十四家一百四十八首(含无名氏等)。初盛唐爱情诗以乐府古题为主,其代表作家李白;中唐则增加了新乐府内容,代表作家白居易;至晚唐则以律体居多,代表作家李商隐。本书选材广泛,诗家众多,...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