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出自宋代诗人秦观的《秋日·其二》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赏析
  《秋日》共有三首,这是第二首。秦观是扬州高邮人。扬州在长江之北,由这里流经高邮至淮安的一段运河——邗沟(又名邗江),给自然风光增色。秦观别号邗沟居士即因此而起。邗沟在宋代属淮东路。这是秦观描写家乡秋景的,他选取船上和家中情景分别进行艺术概活,于是邗沟一带的水乡风光和亭园雅趣,都生动、细腻地从纸面浮现出来。
  这首诗描写家庭生活中的闲适情趣。一二句写碾茶瀹(煮)茗、课儿读书两件家庭琐事。月团(茶饼)新碾,花瓷为杯,茶美而器精,说明诗人很通茶道。饮罢呼儿课诵楚词,更见教子有方,他同那些把酒色财气作为生活必需的腐败官僚,是大为异趣的。
  三四句则突出了静观万物的逸趣闲情。小轩风定,树梢处于暂时静止的状态,连一片枯叶也不见掉落。这给了青虫以好机会,它们相对吐丝,十分自在。青虫是细小生物,吐丝是轻微动作,但诗人却能仔细进行观察,这体现了他对昆虫世界的浓厚兴趣、对人世纷扰的淡泊情怀。诗人迷醉在青虫吐丝的小天地中,仿佛回到了儿童时代,忘掉了荣辱得失。这种情趣,是眼中唯见财与势的俗人所无法理解的。这样,诗人的超逸情怀,无形中便从诗中透露出来。方回说秦观“古诗多学三谢,而流丽之中有淡泊”,并举了此诗,而这也属于有“三谢余味”之作。
  诗中描写诗人的闲逸雅趣,品茶课儿,已经够雅了。而遗忘世事,在风停树静之时观赏小虫对吐秋丝,更见出诗人胸襟的恬淡。小虫吐丝的细节,不仅给人以动中有静的印象,诗人体物入微的生活乐趣,也无形中表现了出来。
  这首诗从微观处下笔,写的是琐细的生活题材,虽看不出什么社会意义,却以观察细致入微见称,语言也“清新妩丽”(王安石评秦观诗语)。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出自唐代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鄂州南楼书事》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赏析  《鄂州南楼书事》共有四首,这是第一首。东晋征西将军庾亮镇守武昌(今湖北鄂州)时曾登城南楼览赏风光(见《世说新语·容止》及《晋书·庾亮传》)。后人于鄂州(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复建一南楼纪念庾亮。黄庭坚在1102年(崇宁元年)寓居鄂州后即登此楼,叹其制作之美,第二年六月再登,...

描写秋季景色的诗句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描写秋季景色的诗句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高楼目尽欲...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出自唐代诗人钱起的《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赏析  这首的最大特点是将水、云、竹、山、鹭、花人格化了,写得极富感情。诗全是写景,句法工整。首联起对,颔联晴雨分写,颈联写花鸟情态,末联写邀约。“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也不愧为写景妙句。  这是作者邀请友人到书斋来聚会的诗。诗的大部分篇幅...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