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出自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赏析
  宋代人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句则借菊言志,菊花,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何曾被北风吹落在尘土,这是郑思肖民族气节的写照,也是对他坚毅不屈的歌颂。所表现的就是菊花孤傲、清高、坚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便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自己如菊的情怀。

  赏析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隐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自喻,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从形象审美的完事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

  “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

  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但三诗并立,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则更为深广。

  这首诗句只有用在"民族气节、忠贞爱国"时才贴切.

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描写春天景物的诗句

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描写春天景物的诗句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正能量语录,句句在理的话

正能量语录,句句在理的话
一、治的了你脾气的是你爱的人,受的了你脾气的是爱你的人。 二、所谓成长,就是逼着你一个人,踉踉跄跄的受伤,跌跌撞撞的坚强。 三、如有谁让你难过,一定不要难过太久,因为太多时候,都是被自己编织故事困扰,只是从自己的角度看了事实的一角,只是需求没有满足的夸大,只是习惯于按自己的模式判断,远离事实真相的结果。真相往往没有你想像的悲壮和恶劣,真相中,多有你的误解,和自以为是的受伤,而...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出自清代诗人陈文述的《夏日杂诗》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赏析  江南夏日,炎热难当。如果一阵凉雨洒下,驱除暑气,带来清爽,那该是多么惬意。这首便写了诗人夏日遇雨的快慰舒畅的心情。前两句写自己的居室临近湖边,夜晚枕席凉爽萧疏,玉漏滴答、催人入睡。后两句说这一夜的雨声真是让人愉快,它把凉意都带入我的梦中了;无边的荷叶上,雨声淅沥、初凉暗...

经典爱情诗句 缘散份尽,奈何爱情弄人

经典爱情诗句 缘散份尽,奈何爱情弄人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人不在,燕空归,负佳期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今生一场荷花梦,来生还做护花人。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风雨不解离别恨,缠缠...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