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出自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赏析
  宋代人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句则借菊言志,菊花,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何曾被北风吹落在尘土,这是郑思肖民族气节的写照,也是对他坚毅不屈的歌颂。所表现的就是菊花孤傲、清高、坚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便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自己如菊的情怀。

  赏析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隐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自喻,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从形象审美的完事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

  “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

  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但三诗并立,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则更为深广。

  这首诗句只有用在"民族气节、忠贞爱国"时才贴切.

思念爱人的诗句、描写思念的诗句、思念情人的诗句

思念爱人的诗句、描写思念的诗句、思念情人的诗句
■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出自宋代聂胜琼的《鹧鸪天·别情》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参考翻译 注释 ①玉惨花愁:形容女子愁眉苦脸。②凤城:指北宋都城汴京。③莲花楼:...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出自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其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赏析  林逋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带情,笔下的梅更是引人入胜。   首联以梅不畏严寒、笑立风中起句,“众”与“独”字对出,言天地间只有此花,这是何等的峻洁清高。然而梅品虽高,却不骄...

关于写雪的诗句、关于冬天和雪的诗句

关于写雪的诗句、关于冬天和雪的诗句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雪...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