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自唐代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
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译文]学业还有不精,品德还有不好的,那么,不是天资太低,是用心不及我的专一罢了。
[出典]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注:
1.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散文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文。
2. 这篇文章是宋濂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他从得书的艰难、从师的不易、奔走的劳苦、生活的朴素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3.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序”是一种文体。“序”有书序和赠序两种。书序比较早,多为叙述着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如《易序》《太史公自序》等。
4. 宋濂在京城建康(今南京市)做官,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也在京城,就读于“太学”。马生回乡探亲,宋濂写了这篇文章,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道为学之难”,勉励马生勤苦学习。这篇赠序不是板着面孔说教,也非轻施谀词以恭维对方,而是现身说法,针对时弊以加针砭,因而写得事信、情真、理足,文辞流畅,其中所讲道理对我们今天也很有启发意义。
5. 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
6. 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他。因此,应该向他学习,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