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现代描写月亮的诗句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采桑子》【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调笑令》【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故人寄茶》【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菩萨蛮》【唐】冯延巳  
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 
欹枕不成瞑,关山人未还。  
声随幽怨绝,云断澄霜月。 
月影下重帘,轻风花满檐。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出自宋代秦观的《如梦令·春景》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莺用嘴衔过的花更加红润,燕子用尾点扫的水波泛起绿色的涟漪。...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出自南宋诗人吴文英的《浣溪沙》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赏析  这首怀人感梦的词,借梦写情,更见情痴,写得不落俗套。    “门隔花深”,指所梦旧游之地。当时花径通幽,春意盎然。词人说:不料我去寻访她时,本拟欢聚,却成话别。为什么要离别,词中没有说明。“燕归愁”,仿佛同情人们离别,黯然无语。不写人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出自先秦李斯的《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