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出自唐代的《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向日 一作:向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战争的乌云翻滚而来,像是要把城楼压垮;鳞片状的铠甲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闪闪。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夜色中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浓艳得近似紫色。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抵达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执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战国时燕昭王曾筑台置千金于其▼

参考赏析

鉴赏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后称“乐府诗”。多介绍战争场景。诗人的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为了追求奇,他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态上着力,用浓辞丽藻大红大绿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构思新奇,形▼

写作背景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809年(元和四年),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当时是▼

赏析

李贺的不少诗向称难解,这一首解者纷纭,却莫衷一是。对于诗意的理解也异常分歧。这首短诗,后面写兵临易水、提剑誓死?其主题确与战斗有关。但前四句 着重写景,除“甲花”、“角声”表明此处有兵士而外,围城、突围等等全无 明确描写。因此,解说之分歧,多出于对“言外之意”的不同体会。“言”外 之“意”虽在“言”▼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出自宋代姜夔的《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她体态轻盈、语声娇软的形象,我分明又从好梦中见到了。我仿佛听到她在对我说:长夜多寂寞呀,你这薄情郎怎么会知道呢?春天才刚开头,却早已被我的相思情怀染遍了。...

别开错了窗户,非常经典

别开错了窗户,非常经典
1、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拥着女孩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给自己开一扇乐观的窗户,让生命中的幸福明朗一些。 2、最难受的思念,不是对方不知道你的思念,而是他知道却无所谓。有些人,无论你怎么对他好,他也不会留意,因为他的生命...

赞美春天的诗句、描写春天的诗句

赞美春天的诗句、描写春天的诗句
●东风轻扇春寒  轻扇:轻轻地吹动。  金·段克己《望月婆罗门引》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飞红:花瓣飞舞。  元·白朴《天净沙·春》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觉来:醒来。  元·胡只遹《阳春曲·春景》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袅:飘浮不定。晴丝:虫类所吐的丝,春日常在空中飘游。 ...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