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出自宋代晏殊的《玉楼春·春恨》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绿杨垂柳、芳草萋萋的长亭古道上,他好像情侣轻易地抛下我就登程远去。楼头的钟声惊醒了五更的残梦,心头的离愁就像洒在花底的三月春雨。无情人哪里懂得多情的人的苦恼,一寸相思愁绪竟化作了万缕千丝。天涯地角再远也有穷尽终了那一天,只有怀人的愁思却是无限绵长、没有尽期啊。注释⑴玉楼春:词牌名。又名“木兰花▼

参考赏析

鉴赏

凄凄的哀怨与静静的相思是晏殊这首词所歌咏的主题。它不仅饱含着词人对离愁别怨的感叹,更婉转地表明了深切的人生哲理。“绿杨芳草长亭路”,上片起句写春景、别亭和去路,用以衬托人的感情。因为就是在这芳草连天、绿杨茂密的长亭外、古道边,那年少的游子与自己的心上人告别了。无边的“绿杨芳草”所描绘出的一派春光春景▼

赏析

此词抒写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发出来的感慨。整首词感情真挚,情调凄切,抒情析理,绰约多姿,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作者抒发人生感慨时成功地使用了夸张手法,更增添了词的艺术感染力。上片首句写景,时间是绿柳依依的春天,地点古道长亭,这是旅客小休之所,▼

作者介绍

晏殊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描写秋天的诗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描写秋天的诗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宋·柳永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宿雨:昨夜的雨。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

有关山水的诗句 高楼晴见水,楚色霭相和

有关山水的诗句 高楼晴见水,楚色霭相和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不独有声流出此,会归沧海助波澜。 朝宗汉水接阳台,唅呀填坑吼作雷。 峨嵋山月半轮秋...

关于西湖的诗句、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

关于西湖的诗句、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
  ◆《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晓出净慈寺》【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重别西湖》【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

李白: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李白: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李白名句“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出自《把酒问月》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