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出自中唐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赏析
  这首五律是贾岛的名篇。全只是抒这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推敲”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一天,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贾岛便将做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说了, 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这样,两人竟做起朋友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吗?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写了作者走访好友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它之所以脍炙人口,主要在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最后两句是说,我暂时离去,不久将再来,决不负共同归隐的约定。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https://mj.facekun.com/725.html

关于赞美老师的诗句、赞美老师的优美诗句

关于赞美老师的诗句、赞美老师的优美诗句
  ●老师的言传身教,像春雨润物细无声。 ●老师甘当绿叶,把我们当红花托起。 ●老师是一片绿叶,乐于默默奉献。 ●绿叶的绿色象征着老师青春常在。 ●当我们像鲜花盛开时,永远忘不了绿叶的恩情。 ●老师像大树,头顶蓝天,脚踩大地,默默地为社会造福。 ●老师是大树,为世界带来一片春色。 ●老师播撒希望的种子,把我们培育成一片树林。 ●小树长成栋梁材,不忘园丁培育恩。 ●是啊,老师的热情像太阳,老...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出自南朝诗人民歌的《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出自明代夏完淳的《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参考翻译 注释 同心结:古人用彩丝缠绕作同心之结,以喻两情...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全诗赏析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全诗赏析
名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出唐代诗人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shēn」与商。   今夕竟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