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关于赞美春天的诗句、赞美春天的诗句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赏析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出自南宋诗人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

描写泰山景物的诗句、关于描写泰山的诗句

描写泰山景物的诗句、关于描写泰山的诗句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游泰山》其一 李白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游泰山》其二  李白 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赏析  这首咏物写于何年,诸说不一,可能是诗人于公元851年(大中五年)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聘请为书记,入蜀时所作。扶风,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他的《韩冬郎即席二首》,有“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冬雪到时春”句。作者赴蜀,在这年冬天,有《悼伤后赴...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