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出自宋代叶梦得的《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落花已在风前飞舞,再一次送走黄昏时的风雨。清晨以来,庭院里半是残落的红花,只有悠悠荡荡的游丝,在晴空中荡来荡去。我们曾在花前携手同游,尽情地饮干杯中的酒。劝美人不要因伤春惜别而敛眉愁苦。在这酒尽友人将散之时,我也无可奈何,满怀情愁。注释①来禽:果名,即林檎,俗名花红,北方称沙...

参考赏析

赏析

此词写同友人饮酒赏花之情景。上阕写花已落矣,犹作风前舞,更送黄昏雨,花多情,游丝亦多情。下阕写花下共饮,是友人之多情;对花敛蛾眉,是美人之多情。层层进逼,“我”亦多情。...

作者介绍

叶梦得 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出自北宋诗人张先的《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赏析  此词题为“乙卯吴兴寒食”,既是一幅寒食节日的风俗画,又是一曲耄耋者恬静的夕阳颂。词的上片极写节日的欢乐,下片写欢乐后的幽静。上片从一旁观老翁的眼中写出热闹景象,热闹的景象中仍含有宁静的心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鬓毛衰 一作: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春词》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参考赏析 赏析 白居易此诗,先描绘一个斜倚栏杆、背向鹦鹉、眉目含愁的青年女子形象,接着以“思量何事不回头”的问句,轻轻一拨,引而不发,意味深长。...

关于描写春雨的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关于描写春雨的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青箬笠,绿蓑衣,斜...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