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恨啊!实在更长恨!我把它剪裁成《短歌行》。及时唱歌行乐吧!什么人了解我,来为我跳楚舞?听我唱楚狂人接舆的《凤兮》歌?我在带湖既种了九畹的兰花,又栽了百亩的蕙,到了秋天可以吃菊花的落花。在我的门外有沧浪的清水可以洗我的丝带。  请问:一杯酒与身后名誉,哪一件重要?身后名当...

参考赏析

鉴赏

辛弃疾的这首《水调歌头》,是一首感时抚事的答别之作。此词上片分两层,前两韵是第一层,直接抒写诗人的“长恨”和“有恨无人省”的感慨。作者直接以“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句开篇,乍看似觉突兀;其实稍加思索,就会明白其深刻的感情背景。由于北方金朝的入侵,战乱不息,被占区人民处在金人统治...

创作背景

辛弃疾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初,辛弃疾出任福建提点刑狱。是年冬天,被宋光宗赵淳召见,由三山(今福建福州)赴临安。虽然新年将到,也只得立即起程,当时正免官家居的陈岘(字端仁)为他设宴饯行。在陈端仁为他饯行的宴会上,写了这首词。辛弃疾对这次的召见不抱任何幻想。相反,他对主和派...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关于相思的诗句、表达相思诗句

关于相思的诗句、表达相思诗句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陈陶《陇西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箇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如何...

杜甫: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全诗赏析!

杜甫: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全诗赏析!
“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岁晏行》 岁晏行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    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    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 ...

世间十恩,恩恩都要铭记

世间十恩,恩恩都要铭记
1、天地呵护之恩。人在天地之间,衣食取天地之精华,享日月之灵光,健壮成长,享度一生。应报天地之恩,爱护环境,天为顶地为席是情怀,更是责任。 2、父母养育之恩。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精心喂养,呕心沥血,养育成人,望子成龙,极尽财力精力。儿行千里母担忧,冷暖成败均在父母惦记之中。父母大恩终身当报。切莫做不孝子孙。 3、良师培养之恩。一个人所受教育,从启蒙开始,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有时...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