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描写秋天景象的诗句、描述秋天的诗句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https://gs.aguanjie.com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青天有月来几时下句及全诗赏析!

青天有月来几时下句及全诗赏析!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把酒问月》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赏析  这首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出自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