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出自盛唐王之涣的《凉州词》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这是一首雄壮凄凉的边塞诗。“凉州词”,凉州歌的唱词。《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载有《凉州歌》,并阐明是玄宗开元年间西凉府都督所进。凉州,治地点今甘肃武威县。这首诗豪放豪放的歌声,把咱们带到祖国大西北的壮丽山川面前。诗中描绘的西北边远地方之美,绝不同于江南水乡柔媚明媚之美,而是一种高远的美,粗暴的美,足以令人精神世界提高的美,使人感到个人力气存在的美。这种美使人当即感到前史和将来,当即感到永久和无量。最能表达这种美感的是诗的前二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源源不绝,一落千丈。远远望去,只见它弯曲弯曲,奔流于万山丛中。它好像由天上流来,又好像流向天外。“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诗人实在的感触。李白不是也有过“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吗?这绝非偶尔的偶然。在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诗人眼前所见到的好像只需两件事物:地上奔涌的黄河与天空起浮的白云。诗人聚精会神,空阔而绝无孤寂之感。黄河、白云,颜色对照明媚。水在流,云在飞,使人感到世界的脉息与呼吸。

  稍稍将目光搬运,诗人看到了天地间另外景象。“一片孤城万仞山”。对此仍是那样地激烈。城是“孤”的,是“一片”,山则很多,高达万仞。山之高,更显出城之小,山之众,愈见其城之孤。经过这一比照描绘,祖国西北边塞的雄奇广袤之美显现出来了。

  诗人在上两句用这么大的气魄写景是为了啥呢?本来是为了写景中之人,寄寓个人对这广袤的边塞之中的人事的深重慨叹。这就是诗的后两句的内容。羌笛,是西北边远地方有地方颜色的乐器。当羌笛的声响随风传来《杨柳枝》那知道的旋律时,诗人的心情激越了。笛声充满了哀怨之情,在寂寥的山野间环绕。那是戍边的军士在吹奏送行曲吧。他们从前在这催人心碎的乐声中,告别了亲人,踏上漫漫的征程。如今,只需吹起这支曲子,他们的眼前好像会当即显现妻儿的泪眼,慈母的愁容。可是诗人抚慰他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你们何须借《杨柳枝》来抒情满腔的幽怨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过玉门关的。这两句,写边地的荒寒和征人的怨情,情调转为忧伤。但这种忧伤不是通常悲抑消沉的悲叹,而是暗含挖苦之意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说:“此诗言恩惠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可见诗人的真意并不在于夸大塞外的荒寒,说那里没有春风,而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富贵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关心征人的日子,关于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战士不给予一点温暖。

  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远地方壮美风景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怜惜的怨歌,二者一致于短短的四句诗中,引人遥想,耐人寻味,使人对盛唐边塞有较全部深化的知道。全诗句句精采,情景交融,妙绝千古。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汴水长流,泗水长流,流到长江古老的渡口,遥望去,江南...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出自中唐诗人贾岛的《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后,蟾蜍亏复圆。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赏析  这首“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一联,是贾岛的名句,为后代不少名家引用。如宋代周邦彦《齐天乐》词中的“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元代白朴《梧桐雨》杂剧中的“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都是化用这两句名句而成的,可见其流传之广,影响...

催人奋进的诗句_催人奋进的古诗词名句大全

催人奋进的诗句_催人奋进的古诗词名句大全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全诗赏析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全诗赏析
名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赠韦侍御黄裳其一》 赠韦侍御黄裳其一 作者:李白 年代:唐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原诗中的太华:华山。微飙:微风。卖阳艳:在春天艳丽的阳光下卖弄颜色。原诗的意思是:华山上生长高大的松树,巍然挺立,...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