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出自盛唐王之涣的《凉州词》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这是一首雄壮凄凉的边塞诗。“凉州词”,凉州歌的唱词。《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载有《凉州歌》,并阐明是玄宗开元年间西凉府都督所进。凉州,治地点今甘肃武威县。这首诗豪放豪放的歌声,把咱们带到祖国大西北的壮丽山川面前。诗中描绘的西北边远地方之美,绝不同于江南水乡柔媚明媚之美,而是一种高远的美,粗暴的美,足以令人精神世界提高的美,使人感到个人力气存在的美。这种美使人当即感到前史和将来,当即感到永久和无量。最能表达这种美感的是诗的前二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源源不绝,一落千丈。远远望去,只见它弯曲弯曲,奔流于万山丛中。它好像由天上流来,又好像流向天外。“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诗人实在的感触。李白不是也有过“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吗?这绝非偶尔的偶然。在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诗人眼前所见到的好像只需两件事物:地上奔涌的黄河与天空起浮的白云。诗人聚精会神,空阔而绝无孤寂之感。黄河、白云,颜色对照明媚。水在流,云在飞,使人感到世界的脉息与呼吸。

  稍稍将目光搬运,诗人看到了天地间另外景象。“一片孤城万仞山”。对此仍是那样地激烈。城是“孤”的,是“一片”,山则很多,高达万仞。山之高,更显出城之小,山之众,愈见其城之孤。经过这一比照描绘,祖国西北边塞的雄奇广袤之美显现出来了。

  诗人在上两句用这么大的气魄写景是为了啥呢?本来是为了写景中之人,寄寓个人对这广袤的边塞之中的人事的深重慨叹。这就是诗的后两句的内容。羌笛,是西北边远地方有地方颜色的乐器。当羌笛的声响随风传来《杨柳枝》那知道的旋律时,诗人的心情激越了。笛声充满了哀怨之情,在寂寥的山野间环绕。那是戍边的军士在吹奏送行曲吧。他们从前在这催人心碎的乐声中,告别了亲人,踏上漫漫的征程。如今,只需吹起这支曲子,他们的眼前好像会当即显现妻儿的泪眼,慈母的愁容。可是诗人抚慰他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你们何须借《杨柳枝》来抒情满腔的幽怨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过玉门关的。这两句,写边地的荒寒和征人的怨情,情调转为忧伤。但这种忧伤不是通常悲抑消沉的悲叹,而是暗含挖苦之意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说:“此诗言恩惠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可见诗人的真意并不在于夸大塞外的荒寒,说那里没有春风,而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富贵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关心征人的日子,关于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战士不给予一点温暖。

  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远地方壮美风景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怜惜的怨歌,二者一致于短短的四句诗中,引人遥想,耐人寻味,使人对盛唐边塞有较全部深化的知道。全诗句句精采,情景交融,妙绝千古。

伤感的诗句_古代伤感的爱情诗句

伤感的诗句_古代伤感的爱情诗句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关于思乡的诗句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关于思乡的诗句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mda...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出自晋宋诗人谢灵运的《岁暮》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赏析  用精细工致的笔法描绘南方山川奇秀之美,是大谢的主要特色。有趣的是,他的两联最出名的警句却并不以工笔细描见长,而是以“自然”见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一联,固然是作者自诩“有神助”的得意之句,此篇的“明月”一联更被诗论家推为“古今胜语”的代表。钟嵘《诗品序...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出自宋代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 一作:美景) ...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