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出自明代高启的《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尽管现在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因为他们的后人在战乱中死去了) 注释满衣:全身衣服。乱后:战乱之后。过:过去了,尽了。▼

参考赏析

鉴赏

这是诗人是在送陈秀才回沙上扫墓有感而发所作的诗。清明时分,春雨飞飞,诗人和陈秀才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赶回沙上祭祖,满身的泥土尘埃和雨露,那是非常的零乱,诗人感慨以这样行色匆匆的方式回乡祭祖,那是让人感受到似乎有那么一些悲哀。▼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描写月夜的诗句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描写月夜的诗句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谁为含愁凭独观,更散明月照流黄。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云随竹动,月共水注。 烟飞溶溶,林月低向...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出自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美丽的西湖大部分环山,重重叠叠的青山把西湖拥在怀里,一座座楼阁雕梁画栋,不计其数地呈...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出自宋代陈师道的《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参考翻译 译文 当喜欢一本书的时候,读起来总是会感觉很快就读完了。有期望见到的人却总也等不来。这...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赏析:   这是一首别具情味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长满花朵的枝条被压得低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恋恋不舍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然起舞。从这儿,咱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