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出自宋朝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赏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喝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媚,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相同的景致,让他都很赏识。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波泛动,波光粼粼,景色正巧;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莽,若隐若现,又显出另一番美妙景致。“潋滟”,波光闪烁。“空蒙”,烟雨苍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篇言语的音乐性。

  这儿,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许多的。但从另一个视点看,又很抽象,由于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深之处。西湖很美,但终究美在哪里,如何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若是详细地描绘景象,能够会有单个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详细,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全体形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一起又很形象、很逼真,幻想空间很大,将“西湖便是美”这一大家共有的感触用诗的言语表述出来。一起,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豁达自适的性格。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佳人。无论是浓艳妆饰,仍是盛装装扮,西施都相同秀丽动人;若是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相同美不胜收。

  以绝色佳人喻西湖,不只予西湖之美以生命,并且特别特别,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佳人,但终究是如何的秀丽,却只存在于自个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选用这样的方法,比起直接去描绘,不知要节省多少翰墨,而它的涵义却丰厚深入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触,一起也诉之于考虑,让读者经过自个的幻想去发扬诗的内在。这一超卓的比方,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优点”的佳句,致使“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号。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

最浪漫的爱情诗句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最浪漫的爱情诗句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天长地久有时尽,次恨绵绵无绝期。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于描写梅花的诗句、描写梅花诗句

关于描写梅花的诗句、描写梅花诗句
●忆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 ●西湖梅 元·冯子振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鸳鸯梅 元·冯子振 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 ●题画墨梅 元·陶宗仪 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 ●阳山道中 元&...

毛泽东: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全诗赏析

毛泽东: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全诗赏析
毛泽东名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出自《菩萨蛮·大柏地》 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作品赏析:       一九二九年初,湘赣两省军阀何键、鲁涤平联手第三次”会剿“井冈山。一月十四日,毛泽东率红军主力下山,意图将敌军引离井冈山。离山...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赏析  这首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