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出自晚唐李商隐的《霜月》

  霜月

  作者: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赏析

  此诗作年无考。冯《注》认为艳情诗。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风光,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傲之美。首句以物候改变阐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苍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傲绝俗。颇可阐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文学作品,格外是诗篇,它的特色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只是写生的高手,而应该是随物形的化工。最一般的体裁,在出色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明美丽的意境。读了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感受。

  这诗写的是深秋时节,在一座临水楼房上欣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大家带来了寒凉的秋意罢了。这样的风光,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用,却大大超过了大家在相似的实践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亮单纯,它的内在是丰满而丰厚的。

  秋天,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全部,都是萎约枯黄,黯然无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格外光亮洁白。这秋夜天然风光之美意味着啥呢?“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虽然“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绝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见出雾鬓风鬟之美。她们的绰丽仙姿之所以不同于庸脂俗粉,正因为她们具有耐寒的特性,经得起冰冷的检测啊!

  写霜月,不从霜月自身下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标志的。这样,诗人所描写的就不只仅是秋夜的天然现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灵魂,霜月的精力。这精力是诗人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天然之美,一起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实际环境里寻求夸姣、神往光亮的殷切希望;是他性情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的天然流露。当然不能必定这耐寒的素娥、青女,即是诗人隐以自喻;或者说,它另有所实指。诗中寓情寄兴,是不会如此狭窄的。王夫之说得好:“兴在有意无意之间。”(《姜斋诗话》)假使守株待兔,了解得过于窒实,反而会减小它的含义,下降它的美学价值。

  范元实云:“义山诗,世人但称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肌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他引了《筹笔驿》、《马嵬》等篇来阐明。(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五引《诗眼》)其实,不只咏史诗以及叙志述怀之作是如此,在更多的即景寄兴的小诗里,相同能够见出李商隐的“高情远意”。叶燮是看到了这点的,所以他格外指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寄予深而遣词婉”(《原诗》外编下)。于此诗,也可见其一斑。

  这诗在艺术方法上有一点值得注意:诗人的笔触彻底在空际点染回旋扭转,诗境如空中楼阁,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梦想和实际交错在一起而构成的完满的全体。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广阔的漫空里,不时传来雁阵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宵夜,楼房独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清澈空明。“初闻征雁已无蝉”二句,是实写环境布景。这环境是美好幻想的摇篮,它会引发大家脱俗离尘的意念。正是在这个摇篮里,诗人的灵府飞进月地云阶的神话国际中去了。后两句幻想中的意境,是早年两句生发出来的。

描写牡丹的诗句

描写牡丹的诗句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古往今来,描写赞颂牡丹的诗歌众多,下精选选录30首供读者朋友共赏:   1、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辛夷坞》   2、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mda...

一句话经典语录: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陪你经历所有

一句话经典语录: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陪你经历所有
引导语:有时候,初次见面比认识已久的人更让你亲近。有时候,车站机场的亲吻比教堂里的更纯真。有时候,干一杯茶比干一瓶酒还让人情绪激奋。有时候,看一句话,比看一篇文章领悟更深。      1、有的人你看了一辈子,却忽略了一辈子;有的人你看了一眼,却惦念了一生。      2、最先放弃的人最愚蠢,因为永远不会知道熬过之后会有多幸福。      3、刚刚好,看到你幸福的样子,于是幸福着你的...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障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出自唐代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