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赏析
  韩愈《论佛骨表》是一篇正气凛然的名文。文中说:“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褛以观,升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香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骨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巨不怨悔。”这首和这篇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前两联写“左遣”,一气贯注,浑灏流转。“贬”的原因是“奏”,“奏”的本意是为国“除弊”,可见“贬”非其罪。然而“朝奏”而“夕贬”,处罚何其迅急!一贬就贬到“八千”里以外,处罚又何其严厉!那么“九重天”虽高而不明,也就意在言外了。第三句理直气壮地声言“欲为圣明除弊事”,表明并未因受严谴而有丝毫心,其刚正不屈的风骨宛然如见。“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圣明”与“衰朽”、“欲……除弊事”与“肯……惜残年”,强烈对比,高度概括,扩大和加深了诗的内涵。
  后两联扣题目中的“至蓝关示侄孙湘”。作者远贬,严令启程,仓淬离家;而家人亦随之遣逐,随后赶来。当诗人行至蓝关时,侄孙韩湘赶到,妻子儿女,则不知尚在何处。作者在《女挐圹铭》中追述道:“愈既行,有司以罪人家不可留京师,迫遣之。女挐年十二,病在席。既惊痛与其父诀,又舆致走道撼顿,失食饮节,死于商南层峰驿。”了解这些情况,便知“颈联纯作景语”、“境界雄阔”之类的赏析并不确当。颈联上下句各含两个子句,前面的子句写眼前景,后面的子句即景抒情。“云横秦岭”,遮天蔽日,回顾长安,不知“家何在”?“雪拥蓝关”,前路险艰,严令限期赶到贬所,怎奈“马不前”!“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这一联,景阔情悲,蕴涵深广,遂成千古名句。作者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表言事的,如今自料此去必死,故对韩湘安排后事,以“好收吾骨”作给。在章法上,又照应第二联,故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

关于含雪的诗句、有关于雪的诗句

关于含雪的诗句、有关于雪的诗句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白居易《村夜》) ◆坐对韦编灯动壁, 高歌夜半雪压庐。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

形容感情的诗句 睫毛下的伤城路过了谁的风景谁的心

形容感情的诗句 睫毛下的伤城路过了谁的风景谁的心
繁杂的经历在眼角镌刻深深的纹、我转身雕下一朵花。 我徒手唱歌、你弹奏的肖邦、却盲了我的眼。 我流浪了那么久、还不想回家、因为你不在家、我便永远没有家。 那些纠缠到深夜里的流言蜚语我不怕让你听到、也不怕让全世界听到。我是怕你听到了、并相信。 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 那些上演着繁华不肯谢幕的年华里开出一朵地老天荒的花。 来生我再来典当、来世我再来与你歃血为盟。 爱你、给你我生...

有关中秋节的诗句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有关中秋节的诗句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  晏殊  ...

描写冬天的诗句 烈烈寒风起,惨惨飞云浮

描写冬天的诗句 烈烈寒风起,惨惨飞云浮
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长啸出原野,凛然寒风生。《酬崔五郎中》唐.李白 冻结南云,寒风朔吹,纷纷六出飞花坠。《踏莎行咏雪》元.白朴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寒风动地气苍芒,横吹先...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