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出自唐代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注释⑴兰:此指兰草。 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⑵桂华:桂花,“华”同“花”。⑶生意:生机勃勃⑷自尔:自然地 。佳节:美好的季▼

注释

①葳蕤(wēi ru):草木枝叶茂盛的样子。皎洁:这里是形容桂花蕊晶莹、明亮。②欣欣:草木繁茂而有生机的样子。生意:生气勃勃。自:各自。尔:如此。③林栖者:栖身于山林间的人,指隐士。闻风:指仰慕兰桂芳洁的风尚。坐:因而。④本心:草木的根与心(茎干),指天性。▼

参考赏析

鉴赏

开元(713-741)后期,唐玄宗沉溺声色,奸佞专权,朝政日趋黑暗。为了规劝玄宗励精图治,张九龄曾撰《千秋金镜录》一部,专门论述前代治乱兴亡的历史教训,并将它作为对皇帝生日的寿礼进献给玄宗。唐玄宗心中不悦,加李林甫的谗谤、排挤,张九龄终于被贬为荆州长史。遭贬后,他曾作《感遇十二首》,运用比兴手法,表▼

简析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被贬为荆州长史时所作,开元末期,唐玄宗沉溺声色,怠慢政事,宠仁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专事逢迎的牛仙客。牛、李结党,把持朝政,排除异己,朝政更加腐败。张九龄对此十分不满,于是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寓意,作《感遇十二首》。诗人托物言志,以春兰和秋桂的芳洁品质,来比喻自己守正不阿的高尚节操;▼

作者介绍

张九龄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 https://mj.facekun.com/6610.html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
出自中唐诗人李贺的《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赏析  这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   前两句本来是通过写美妙的春光,表达了作者辞官后还不错的的心境,可是却着了“昏”和“宫”两个莫名其妙的阴性词,昏与昏暗有关,宫也皇宫和朝廷有关,作者对此念念不忘,从中也暗含了对朝廷的不满。第三句中,作者以“汉剑”自喻,表现了一种自信,以“汉剑飞...

描写思念诗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描写思念诗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 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出自宋代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翻译赏析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翻译赏析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文解释】   1、成对的黄鹂在新绿的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在青天上自由飞翔。凭窗望去,西山千秋雪景好像是嵌在其中的一幅画,门外停泊着来自东吴,畅行万里的船只。   2、 两只黄鹏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唱, 一行白鸳飞上了高高的蓝天。 窗口正对着岷山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停泊着来自江苏的万里航船...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