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其一》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高台上常常吹着悲风,早晨的太阳照着北林。我怀念的人在万里外,大江大湖很远很深。这舟船哪能顺利到达?实难安置我怀念的心。掠过庭院南飞的孤雁,长声哀吖真使人伤神。抬头望着孤雁,我在想——托你带个信给远地的人。孤雁不理睬地飞过去了,飞动的影子更使我伤心。注释①北林:泛指树林。《诗经秦晨风》有“郁彼北林▼

参考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远别亲友的诗。虽然作者和这一亲友的远别,或许是有统治者内部矛盾这一特殊原因,但在汉末魏初那个动乱流离的年代,远别而不能团聚,甚至不能相见,实是普通现象。所以这首诗很容易引起共鸣,富有典型性与现实性。这首诗开头“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实属景语,并无影射比喻之意。而“高台多悲风”亦属秋景。▼

鉴赏

旧说大都以此诗为作者怀念其弟曹彪之作,较可信。近人古直《曹子建诗笺定本》系于公元223年(魏文帝黄初四年)。这一年曹植自鄄城王徙封雍丘王,曾入朝。古直以为此诗即入朝时所作。而黄节《曹子建诗注》则谓当作于徙封雍丘之前,两家之说先后相去不及一年。当时曹彪封吴王,都广陵(今江苏扬州),古直注云:“魏地东尽▼

作者介绍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 https://mj.facekun.com/6417.html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赏析:   这首诗是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陆游退居家园山阴时所作,是年六十八岁。这首诗的粗心是:我笔挺地躺在孤寂荒芜的村庄里,自个并不感到悲痛,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出自中唐诗人戴叔伦的《苏溪亭》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赏析  这首的写作时间与《兰溪棹歌》相近。戴叔伦公元780年在(唐德宗建中元年)旧历五月至次年春曾任东阳令,苏溪在今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与浙江省东阳市不远,这首诗大约是他在这段期间所作的。   诗中所写的景是暮春之景,情是怨别之情。“苏溪亭上草漫漫”,写出地点和节候。野草茁长,遍地青青...

赞美菊花的诗句、 含有菊花的诗句

赞美菊花的诗句、 含有菊花的诗句
  ★齐白石《紫菊》: 九月西风霜气清,舍南园圃紫云晴。 看花只好朱栏外,不惹园丁问姓名。 ★唐·白居易《重阳夕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宋·欧阳修《菊》: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唐·陆龟蒙《亿白菊》: 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湘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出自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美丽的西湖大部分环山,重重叠叠的青山把西湖拥在怀里,一座座楼阁雕梁画栋,不计其数地呈...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