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出自中唐诗人戴叔伦的《苏溪亭》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赏析
  这首的写作时间与《兰溪棹歌》相近。戴叔伦公元780年在(唐德宗建中元年)旧历五月至次年春曾任东阳令,苏溪在今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与浙江省东阳市不远,这首诗大约是他在这段期间所作的。
  诗中所写的景是暮春之景,情是怨别之情。“苏溪亭上草漫漫”,写出地点和节候。野草茁长,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时节。这时的溪边亭上,“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最容易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正为下句中的倚阑人渲染了环境气氛。“谁倚东风十二阑”,以设问的形式,托出倚阑人的形象。在东风吹拂中,斜倚阑干的那人是谁呢?这凝眸沉思的身姿,多像《西洲曲》里的人:“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阑干头。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这位倚阑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思的是什么呢?“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燕子还没有回到旧窝,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完了。虽是眼中之景,却暗喻着心中之情:游子不归,红颜将老。“一汀烟雨杏花寒”,正是“春事晚”的具体描绘。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凄楚可怜。这景色具体而婉曲地传出倚阑人无端的怅惘,不尽的哀愁。如此写法,使无形之情因之而可见,无情之景因之而可思。宋人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词里的警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能就是受到这首唐诗的启发的。
  四句诗全是写景,而景语即情语,情景融浑无迹。诗人描写暮春景色浓郁而迷蒙,恰和倚阑人沉重而忧郁的心情契合相印,诗韵人情,隽永醇厚。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出自唐代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春天夜晚,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注释⑴鸟鸣涧:鸟儿在山...

描写夏天的雨的诗句

描写夏天的雨的诗句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渭城朝雨邑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惟有别时今不忘...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月...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