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出自北宋诗人苏舜钦的《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赏析
  这首小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这不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

  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有声有势;河里的水眼见在船底迅猛上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诗人呢?诗人早已系舟登岸,稳坐在古庙之中了。这样安安闲闲,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岂不是很快意的吗?

  欣赏这首绝句,需要注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日间船行水上,人在动态之中,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夜里船泊牧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描写山水的诗句、关于山水的诗句

描写山水的诗句、关于山水的诗句
描写山水的诗句,下边有二十多首描写山水的诗句,都是古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綦毋潜 题目:《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 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 愿为持竿叟。 王维 题目:《青溪》 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 清川澹...

描写荷花的诗句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描写荷花的诗句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暮秋独游曲江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赠荷花 唐.李商隐  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 艳情多,绶带盘金缕,轻裙透碧罗。 含羞眉乍敛,微语笑相和。 不会频偷眼,意如何? 秋宵秋月,一朵荷花初发。 照前池,摇曳熏香夜,婵娟对镜时。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 一作:蓬莱)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田园乐·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赏析  《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所以一题作“辋川六言”。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诗中写到春“眠”、“莺啼”、“花落”、“宿雨”,容易令人想起孟浩然的五绝《春晓》。两首诗写的生活内容有那么多相类之处,而意境却很不相同。彼此相较,最易见出王维此诗的两个显...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