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出自北宋诗人苏舜钦的《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赏析
  这首小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这不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

  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有声有势;河里的水眼见在船底迅猛上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诗人呢?诗人早已系舟登岸,稳坐在古庙之中了。这样安安闲闲,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岂不是很快意的吗?

  欣赏这首绝句,需要注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日间船行水上,人在动态之中,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夜里船泊牧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描写长江的诗句、有关于长江的诗句

描写长江的诗句、有关于长江的诗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译文: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出自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