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出自清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离家外出去远行,无论到哪里,都会敞开宽阔的胸怀。我们要乐观旷达,心里不要难受悲哀。世上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是很难从没有过错中成功的,就连高官达贵也不是天生得来。回想广东那轰轰烈烈的禁烟抗英,我蔑视英国侵略者。从今以后,我将游历祖国大地,观察形势,数历山川。不要理会那般人幸灾...

参考赏析

其二赏析

首联是说:我以微薄的力量为国担当重任,早已感到疲惫。如果继续下去,再而衰,三而竭,无论自己衰弱的体质还是平庸的才干必定无法支持。这与孟浩然的“不才明主弃”、杜牧的“清时有味是无能”等诗句同一机杼,都是正话反说、反言见意之辞。颔联若用现代语言表达,即“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是死,我也...

创作背景

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发配伊犁,效力赎罪。他忍辱负重,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被发配到新疆伊犁。诗人在古城西安与妻子离别赴伊犁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下此诗。...

其一赏析

诗人因抗英禁烟被贬,远戍伊犁,心中自有一股不平之气。但临行与家人告别,深恐家人担忧,又需笑言相劝,故开首二句强作欢颜。然而这也的确体现出诗人襟怀坦荡,四海为家的壮志豪情。诗人自信抗英禁烟有功无罪,历史自会做出公正结论,面对贬谪问心无愧。“时事”二句便是对人生经验的总结,人不能生而...

作者介绍

林则徐 林则徐 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形容美女笑容的诗句、描写美女的诗句

形容美女笑容的诗句、描写美女的诗句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绝代...

杜甫: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出自《江畔独步寻花》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花下的枝条被压得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能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诗人用“时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人们嗅到了...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全诗赏析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全诗赏析
名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年代: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赏析: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