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出自南宋诗人吴文英的《浣溪沙》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赏析
  这首怀人感梦的词,借梦写情,更见情痴,写得不落俗套。 

  “门隔花深”,指所梦旧游之地。当时花径通幽,春意盎然。词人说:不料我去寻访她时,本拟欢聚,却成话别。为什么要离别,词中没有说明。“燕归愁”,仿佛同情人们离别,黯然无语。不写人的伤别,而写惨淡的情境,正是烘云托月的妙笔。前结“玉纤香动小帘约,”则已是即将分手的情景了。伊人纤手分帘,二人相偕出户,彼此留连,不忍分离。“造分携而衔涕,感寂寞而伤神”(江淹《别赋》)。下片是深入刻画这种离别的痛苦。

  下片是兴、比并用的艺术手法。“落絮无声春堕泪”,兼有两个方面一形象,一是写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写离别时的吞声饮泣。这里略去了。絮花从空中飘落,好象替人无声堕泪,这是写春的堕泪,人亦包含其中。“行云有影月含羞”,和上句相同,也是一个形象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写人,“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韦庄《女冠子》),是写妇女言别时的形象,以手掩面,主要倒不是含羞,而是为了掩泪,怕增加对方的悲伤。同时也是写自然,行云遮月,地上便有云影,云遮月衬出月含羞。刘熙载说:“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艺概·词曲概》)此词“落絮”、“行云”一联正是“寄言”。表面是写自然,其实是写情。词人把人的感情移入自然界的“落絮”“行云”当中,造成了人化的然感自然。而大自然的“堕泪”与“含羞”,也正表现了人的离别悲痛的深度,那说是说二人离别,连大自然也深深感动了。这两句把离愁幻化成情天泪海,真乃广深迷离的至美艺术境界。“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杜甫《梦李白》)。这种黯然神伤心折骨惊的离情别绪,怎么能忘怀呢!有所思,故有所梦;有所梦,更生思绪。无昼无夜,度日如年,这刻骨相思是够受的。如此心境,自然感觉不到一丝春意,所以临夜东风吹来,比萧瑟凄冷的秋风更不堪忍受了。这是当日离别的情景,也是梦中的情景,同样也是此日梦醒时的情景。古人有暖然如春、凄然如秋的话,词人因离愁的浓重,他的主观感觉却把它倒转过来。语极警策。

  春夜风冷,是自然现象;加上人心凄寂,是心理现象,二者交织融会,酿成“东风临夜冷于秋”的萧瑟凄冷景象,而且这种氛围笼罩全篇,此为《浣溪沙》一调在结构上的得力之处。

诗经名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全诗赏析

诗经名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全诗赏析
诗经名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出自《诗经·国风·陈风·月出》意思是: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 《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作品赏析: 译文:          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出自清代诗人曹雪芹的《咏菊》 无赖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赏析  这首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这是《海棠诗社》的第二次活动,也是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出自清初诗人王士禛的《江上》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赏析  此描写了深秋时节,江上白波涌起,而烟雨飘飘,天色阴暗,江上顿时给人沉沉的感觉。那滚滚的江水挟着深秋的寒气,风寒水冷,吴楚一带,秋意盎然。而两岸山峦经秋意的感染,树叶也被秋霜染成金黄,那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起,零落在秋山之坡,飘忽在秋水之上。树林里、天空中,一行行大雁南归,时起的...

描写春天的诗句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描写春天的诗句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碧山晴又湿,白水雨偏多。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