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小结: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长安白日照春空”下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长安白日照春空”下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长安白日照春空的下句是“绿杨结烟桑袅风”。整句: 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桑袅风。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相和歌辞·阳春歌》 相和歌辞·阳春歌 作者:李白 年代:唐 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桑袅风。披香殿前花始红,流芳发色绣户中。绣户中,相经过,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 赏析:暂无。

一些山水的诗句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一些山水的诗句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关于水的诗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关于水的诗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白居易)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描写夏天的诗句、有关夏天的诗句

描写夏天的诗句、有关夏天的诗句
◆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红紫:...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