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出自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2.白日:太阳。3.依:依傍。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5。欲:想要得▼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

赏析二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

作者介绍

王之涣 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https://mj.facekun.com/6251.html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出自南北朝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

关于冬天的诗句、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

关于冬天的诗句、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出自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