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出自宋代诗人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赏析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形神兼备地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她的颜色并不艳丽,“暗淡轻黄”,与很多名花相比,外表逊色得多。她的社会声望也很一般,“情疏迹远”,并没有得到什么荣耀和宠幸,更不会有人给她热捧恭维。但是她的体性温柔,香留天地之间。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从这两句起直至歇拍,都是以议论的方式行文。这两句是议论的第一层。花当然是以红为美的。至于碧牡丹、绿萼梅之类,那就更为名贵了。这些都是桂花没有具备的。但是作者认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何须”二字,把各种名花一笔荡开,突出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断定她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这是议论的第二层。梅花既有妍丽的外美,更有迎霜雪而开的高洁的内美。菊花更是人所共同认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内外之美。但是这两种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自叹不如,都产生了羞愧和妒忌的心理。经过这样的比较抑扬,桂花的定位就很清楚了。所以作者论定:桂花是众多的秋季名花之冠。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这是议论的第三层。“骚人”,指屈原。屈原在《离骚》中,用褒扬之笔,列举了各种各样的香草名花,以比况君子修身美德,可是偏偏没有提到桂花。所以作者抱怨他“可煞无情思”。屈原的人品和才德,是人所共同景仰的,这也包括作者李清照在内。对这位先贤的抱怨,更突出了作者对桂花的珍重。

  这首词以群花作衬,以梅花作比,展开三层议论,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这首词显示了词人卓而不群的审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谁可同语?只有萧瑟的西凤吹拂着枯老鲜红的枫树。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铁马金戈南征北战,...

关于描写长江的诗句、关于赞美长江的诗句

关于描写长江的诗句、关于赞美长江的诗句
●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 【唐】李商隐 叠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 武昌若有山头石,为拂苍苔检泪痕。 ●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雨中过员稷巴陵山居赠别 【唐】刘长卿 怜君洞庭上,白发向人垂。积雨悲幽独,长江对别离。 牛羊归故道,猿鸟聚寒枝。明发遥相望,云山不可知。 ●偶作 【...

伤感情诗_中国古典伤感情诗

伤感情诗_中国古典伤感情诗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裘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辛苦最怜天上月(纳兰性德《蝶恋花》)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     春日酿成愁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柳如是《金明池》)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

有关美好生活的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有关美好生活的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池上碧苔三...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