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年不再来,岁月不待人。
抓住今天,尽可能少依赖明天。
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掉的也是今天。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自勉,岁月不待人。
黑夜到临的时候,没有人能够把一角阳光继续保留。
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
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计利用时间.
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为.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零碎的时...
出自唐代戴叔伦的《塞上曲二首·其二》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译文
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简析
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这是第二首。这首较之第一首《塞上曲·军门频纳受降书》浅明了许多,里面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侯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班超30年...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