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赏析
  这首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作者先从暴雨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正在人们感受暴雨的壮观场面的时候,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作者自己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解说]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思念故乡的诗句

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思念故乡的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月夜亿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赞美庐山的诗句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赞美庐山的诗句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廬山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来动移文。 石龙有口口无根,龙口汤泉自吐吞,若信众...

富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富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nb...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出自唐代张仲素的《秋夜曲》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计时的漏壶在长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天幕上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