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出自北宋诗人苏舜钦的《夏意》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赏析
  苏舜钦这首《夏意》,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韩愈《郑群赠簟》诗曾以“卷送八尺含风漪”、“肃肃疑有清飚吹”形容竹席。“夏席清”,正同此意,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深深是叠词,深深与清,韵母又相近,音质均清亮平远。这样不仅从文字形象上,更从音乐形象上给人以凉爽幽深之感。

  “石榴开遍透帘明”:“帘”字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诗人欹卧于席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韩愈曾有句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第二句化用其意,却又加上了一重帷帘。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陶渊明有句云:“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此诗第三句正由陶诗化出,谓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此句与上句设色相映,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宁谧。

  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诗人又在干什么呢?“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荫之茂密深邃,又以阒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南朝王籍诗云:“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王维《辛夷坞》:“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末句意境正与二诗相类。

  此诗无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着清爽之意,读之似有微颸拂面之感。

  诗的表现手法尚有三点可注意:

  笔致轻巧空灵:写庭院,落墨在深深别院;写榴花,则施以帷帘;写绿树,从清阴看出;写黄莺,从啼声听得,句句从空际着笔,遂构成与昼寝相应的明丽而缥缈的意境。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出自宋代晏殊的《破阵子·春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描写夏天景象的诗句

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描写夏天景象的诗句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出自宋代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

描写夏天的诗句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描写夏天的诗句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朱帘卷丽日。翠幕蔽重阳。五月炎蒸气。 三时刻漏长。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开冰带井水。和粉杂生香。衫含蕉叶气。 扇动竹花凉。早菱生软角。初莲开细房。 愿陪仙鹤举。洛浦听笙簧。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