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出自北宋诗人苏舜钦的《夏意》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赏析
  苏舜钦这首《夏意》,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韩愈《郑群赠簟》诗曾以“卷送八尺含风漪”、“肃肃疑有清飚吹”形容竹席。“夏席清”,正同此意,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深深是叠词,深深与清,韵母又相近,音质均清亮平远。这样不仅从文字形象上,更从音乐形象上给人以凉爽幽深之感。

  “石榴开遍透帘明”:“帘”字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诗人欹卧于席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韩愈曾有句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第二句化用其意,却又加上了一重帷帘。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陶渊明有句云:“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此诗第三句正由陶诗化出,谓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此句与上句设色相映,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宁谧。

  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诗人又在干什么呢?“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荫之茂密深邃,又以阒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南朝王籍诗云:“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王维《辛夷坞》:“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末句意境正与二诗相类。

  此诗无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着清爽之意,读之似有微颸拂面之感。

  诗的表现手法尚有三点可注意:

  笔致轻巧空灵:写庭院,落墨在深深别院;写榴花,则施以帷帘;写绿树,从清阴看出;写黄莺,从啼声听得,句句从空际着笔,遂构成与昼寝相应的明丽而缥缈的意境。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采莲曲》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参考翻译 译文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 ,想跟...

关于人生哲理的诗句、表示人生哲理的诗句

关于人生哲理的诗句、表示人生哲理的诗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8、竹外桃花三两枝...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出自唐代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闲坐时我常常...

孔子的名言,孔子语录,孔子名言名句,关于孔子的名言

孔子的名言,孔子语录,孔子名言名句,关于孔子的名言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一带)贵族。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