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出自北宋晏殊的《踏莎行》

  踏莎行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赏析:

  此词描绘暮春风光,上片写郊外景,下片写院内景,最终以“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流露出淡淡的忧愁。

  首先三句描绘一幅具有典型特征的芳郊春暮图:小路两旁,花儿现已稀少,只间或看到星星点点的几瓣残红;放眼一望只见绿色现已雨后春笋;高台邻近,树木茂盛成荫,一片幽静。“红稀”、“绿遍”、“树色阴阴”,标志着春天现已消逝,暮春气味很浓。三句所写虽系眼前静景,但“稀”、“遍”、“见”这几个词却显现了事物开展的进程和动态。从“小径”、“芳郊”、“高台”的次序看,也有移步换形之感。“春风不解禁杨花,毛毛乱扑行人面。”所写的杨花迎面,也是暮春典型风光。但词人描绘这一现象时,却注入了自个的片面豪情,写成春风不懂得束缚杨花,致使让它漫天飘动,乱扑行人之面。这一方面暗示现已无计留春,只好听任杨花飘动送春归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杨花的自由自在和活泼的生命力。这儿虽写暮春风光,却无衰颓情调,有生趣。“毛毛”、“乱扑”,极富动态感。“行人”二字,点醒以上所写,都是词人郊行所见。

  过片“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两句,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转接天然。上句说碧绿的树叶现已长得很茂盛,藏得住黄莺的身影,与上片“树色阴阴”相应;下句说燕子为朱帘所隔,不得进入室内,引出下面临室内现象的描绘。着“藏”、“隔”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初夏嘉树繁阴之景与永昼闲静之状。

  “炉香静逐游丝转”写如此闲静的室内,香炉里的卷烟,袅袅上升,和飘扬的游丝纠结、旋绕,逐步交融一同,分不清孰为卷烟,孰为游丝了。“逐”、“转”二字,表面上是写动态,实际上却反托出整个室内的幽静。“逐”上着一“静”字,境地顿出。

  结拍“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跳开一笔,写到日暮酒醒梦觉之时,本来词人午间小饮,酒困入眠,比及一觉醒来,已是日暮时分,西斜的落日正照着这深深的朱门院子。这儿点明“愁梦”,阐明梦境与春愁有关。梦醒后斜阳仍照深院,遂生初夏天长难以消遣之意。

  暮春黄昏,酒醒梦回,只见斜阳深院而不见伊人。迷惘之情,经过景象描绘模糊地表露出来。全词除“一场愁梦酒醒时”句外,都是写景。宛转详尽,景中寓情,到达不露痕迹的程度。这首词温顺细腻,纠缠宛转,很少用直写的办法。

  前人评此词写景流丽。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中说:“结‘深深’妙,着不得实字。”沈谦在《填词杂说》中进一步指出结句“更自神到”,道出了晏殊词写景的特色,即重其精力,不重其踪迹。

关于莲花的诗句、形容莲花的诗句

关于莲花的诗句、形容莲花的诗句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鸟雀呼...

描写思念的诗句、有关思念的诗句

描写思念的诗句、有关思念的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去年花...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出自盛唐诗人李白的《子夜吴歌·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赏析  这首以写景起端:“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时候,西施泛舟出现了,成为采莲人,但是她的艳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人看隘若耶”,人人争餐秀色,使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这一“隘”字传神,那种人潮汹涌、人舟填溪满岸的热闹场面,犹如呈...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全诗赏析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全诗赏析
名句“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杂诗三首》 杂诗三首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