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行船被风浪所阻,微风吹起鳞鳞波浪,泛起波光。明日风向转为顺风更加好,那么今夜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水中的宫殿像是在演奏霓裳羽衣曲,当到达岳阳时,准定在岳阳楼上观赏湖光山色。注释山峰:指黄陵山。(黄陵山在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边。湘水由此入湖。相传山上有舜之▼

参考赏析

鉴赏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上片写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感受。“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开头两句,写风尚未起时的风光。“一船秋色”由作者的感受着笔,勾勒出时令特征,引人遐想,可以想见,此时周围的山色浓郁苍翠,万物生机勃勃,开花的花朵艳丽,结果的果实累累;“十里湖光”写出湖面宽广坦荡。这两个对偶▼

写作背景

张孝祥在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知潭州(今湖南长沙市)。后改官离开湖南,乘舟北上,途经洞庭湖畔的黄陵山,遇风受阻,写了这首词。《宋六十名家词》题作《黄陵庙》,个别语句亦稍有出入。▼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 https://mj.facekun.com/6330.html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出自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唐代大诗人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叫《阳关曲》),千古传诵,妇孺皆知。笔者以为,此诗是中华诗坛稀少难得的一首奇诗。奇就奇在,它不同于通常的送行诗;它奇妙地借助于时空的变换...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参考翻译 译文 被元兵扣留数日(相当随风去北海游玩过),终于脱险回到南方。臣的心好似一块磁铁,不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全诗赏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全诗赏析
名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