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出自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因此《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一些有描写花的诗句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一些有描写花的诗句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冬思冬恨冷人生,白雪梅花解我情。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

感谢老师的诗句 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感谢老师的诗句 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昔之设学校,教养之法,师生问对,愤悱开发,相与曲折反复,谆谆善诱。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言云语莫听闻。眼味香不属君。内减除人我相,前无有死生分。圭和合凭三照,水焚烧按九雯。又武平清净出,头临月弄祥云。  一横嘉景日常新。古柏森森四季春。福地清高稀俗事,名坛时复会仙宾。人人尽喜生中国,户户虔心敬上真...

描写秋季的诗句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描写秋季的诗句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关于描写冬天的诗句、冬天景象的诗句

关于描写冬天的诗句、冬天景象的诗句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