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出自清代诗人宋荦的《雨中元墓探梅》

探梅冒雨兴还生,石迳铿然杖有声。
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
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赏析
  本作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元墓,即邓尉山,因东晋青州刺史郁泰元葬此山而得名。诗题中的“吾家山”,即夏驾山,在邓尉山之西。诗篇发端就题写,写雨中探梅,幽兴斐然,拄杖点石,铿然有声。颔联实写,吟咏沿途风光,天上的云影与梅林的花光,互为映发,粉鲜玉皎满眼明;松间的涛声和山间的溪流,互相喧争,交响成悦耳的清韵。颈联虚写,坦示自己的审美情趣,宜在僧榻上远闻梅之清芬,领取闲静的韵味;独爱往园扉的破缺处行走,细品梅之幽姿。尾联一个“望”字,总束以上诗意,邓尉、铜坑、夏驾诸山,千树万树梅花开,弥望不绝,茫茫白如雪,香气蓊勃,真如花之海,诗人不禁吟出“香雪海”三字,自觉很满意,便将它题在岩石上。《苏州府志》称:“东为夏驾,向未有名,山不甚高,四面皆树梅。康熙中,巡抚宋荦题‘香雪海’三字于崖壁,其名遂著。”从此,苏州人赏梅必至“香雪海”,邓尉梅花,驰名海宇。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译文]   工匠要把活儿干得好,必须先把工具弄得精良合用。   [出典]   《论语宪问》   注:   1、【出自】:【原文】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示之仁者。”(卫灵公篇第十四)   2、【解释】: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3、...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官场上的失意和寄居他乡的忧思一起涌上心头,阳春二月的景象也好像到了寒秋...

关于月夜的诗句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于月夜的诗句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惟有孤城月,徘徊独临映。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 人逢喜事精神爽,敢教日月换新天。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海上生明月...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