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盛唐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
  这首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https://mj.facekun.com/675.html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赏析:   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是一位我们,其时与杜牧齐名。不过,若就对后世的影响而言,他是超过了杜牧的。李商隐在诗...

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写秋天枫叶的诗句

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写秋天枫叶的诗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王五》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诗经·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诗经名句“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出自《诗经·鄘风·相鼠》,意思是:为人却没有道德, 不死还有什么意思。 &n...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出自唐代李绅的《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