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出自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赏析
  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这首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它使人感受到若耶溪的深幽清净,同时也达到了“动中间静意”的美学效果。

  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悦之情,用“悠悠”一词写出“空水”寥远之态,极有情致。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诗人用一“生”字写云霞,赋予其动态,用一“逐”字写阳光,仿佛阳光有意地追逐着清澈曲折的溪流。把无生命的云霞阳光写得有知有情,诗意盎然。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像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首创。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本诗写作者泛舟若耶溪的所见所闻,并于含长久长久羁留他乡的思归之念。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https://mj.facekun.com/731.html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出自宋代陆游的《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参考翻译 译文 城墙上的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亭台池阁。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这里我曾经见到她美丽的侧影惊鸿一现。她去世已经四十年有余,我连梦里也见不到,沈园的柳树和我一样都老了。连柳绵都没...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出自北宋诗人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赏析  蔡确于1059年(嘉祐四年)中进士,1082年(元丰五年)拜尚书右仆射,元祐年间(1086—1094),罢知陈州,因为受其弟蔡砥牵连,罢官以后迁往安州(今湖北安陆),夏日登车盖亭,作了十首,此其第三首;《尧山堂外记》载:“时吴处厚笺注以闻,其略云:五篇涉讥讽。‘何处机心惊白马,谁人怒剑逐...

关于山水的诗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关于山水的诗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李白:《独坐敬亭山》)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至今思项羽...

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名句“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作品赏析:         很多人写离别,大多少不了言愁,所谓“离愁别绪”。然而,李白这首诗中连一点愁的影子都不见,只有别意。沈德潜说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诗人正值青春华茂,他留别的不...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