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出自唐代王维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注释(1)鹿柴(zhi):“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2)但:只。闻:听见。(3)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4) 照:照耀(着)。▼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太阳的一抹余晖返人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注释鹿柴(zh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但:只。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复:又。▼

英文译文

Quiet valley did not see anyone,Can only hear the voice.The afterglow of the setting sun in the deep forest,As in the moss and pleasant scenery.▼

参考赏析

赏析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

创作背景

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https://mj.facekun.com/6420.html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李清照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 马上离魂衣上泪,真自个、供憔悴。 ——程垓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 今夜雨,定应化作相思树。 ——刘基 离人无语消魂,细雨斜风掩门。 ——杨慎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 因思人事苦索绕,离愁别恨,无限何...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出自宋代宋祁的《玉楼春·春景》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摇。条...

哲理小短句,令人沮丧的往往并非事实,而是比较

哲理小短句,令人沮丧的往往并非事实,而是比较
1、工作时不要为钱分心,钱反而会来的更快。 2、婚姻中最折磨人的,并非冲突,而是厌倦。 3、聪明人应当是快乐的,自以为聪明的人才常常感到烦恼。 4、真君子是:以入世之态度做事,以处世之态度做人。 5、安全须知:第一、提防好脾气的人发火。第二、别和没什么东西可失去的人竞争。 6、社交之所以累,是因为每个人都试图表现出自己其实并不具备的品质。 7、世界上唯一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越来越美好的东西...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赏析  读李商隐的,只能是体会和品味。力求把握诗作的审美意象,并且调动读者自己类似的心理经验,才可能沟通,才得以交流,而其他的办法是无能为力的。譬如说,这首诗中崔雍、崔衮是何许人,家世如何,与诗人的关系怎样,诸如此类问题完全不必去寻找答案,甚至根本不该问。凭借诗人提...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