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出自宋代司马光的《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挽了一个松松的云髻,化上了淡淡的妆容。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轻盈的身体。她的舞姿就像飞絮和游丝一样,飘忽不定。此番一见不如不见,多情不如无情。笙歌散后,醉酒初醒,庭院深深,斜月高挂,四处无声。注释⑴西江月:词牌名。⑵宝髻:妇女头上带有珍贵饰品的发髻。⑶铅华:铅粉、脂粉。⑷“青烟翠雾”二句:形▼

参考赏析

赏析

司马光不以词作著名。然而,北宋词风甚盛之时,一些名臣如韩缜、韩琦、范仲淹都能事业之余写出很好的词,司马光也不例外。他的词作不多,遗留下来的只有三首,多系风情之作。其词不加虚饰,直抒胸臆,继承了“国风好色”、“《小雅》怨悱”的优良传统。此词中的“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即是写情的佳句。这说明,司▼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 https://mj.facekun.com/6344.html

含有哲理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含有哲理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明又一村。 欲穷千里目,更...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出自盛唐诗人王维的《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赏析  题一作《观猎》。从诗篇遒劲有力的风格看,当是王维前期作品。诗的内容不过是一次普通的狩猎活动,却写得激情洋溢,豪放有力。全诗共分两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写射猎的过程;后四句写将军傍晚收猎回营的情景。至于其艺术手法,几令清人沈德潜叹为观止:“章法、...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出自两汉的《留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