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秦观《鹊桥仙》翻译赏析: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现译: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

    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

    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

    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

    就胜过

    那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

    短暂相会如梦似幻

    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

    只要两情至死不渝,

    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

    评解: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织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集评: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秦观的这首《鹊桥仙》独具丰彩,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好作品。它既没有慨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却自出机抒,歌颂坚贞不渝、诚挚不欺的爱情。

    沈祖棻《宋词赏析》:这首词上、下片的结句,都表现了词人对于爱情的不同一般的看法。他否定了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了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文史知识》(1982.12):秦观的这首《鹊桥仙》上片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发抒感慨,下片词人将意思翻进一层,道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真谛。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正是这首词流传久远,历久而不衰的关键所在。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出自盛唐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这是一首雄壮凄凉的边塞诗。“凉州词”,凉州歌的唱词。《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载有《凉州歌》,并阐明是玄宗开元年间西凉府都督所进。凉州,治地点今甘肃武威县。这首诗豪放豪放的歌声,把...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出自清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离家外出去远行,无论到哪里,都会敞开宽阔的胸怀。...

唯美的句子:不同的选择,造就了我们千差万别的人生

唯美的句子:不同的选择,造就了我们千差万别的人生
1、若你随风隐去我即用岁月丰盈勾勒一笔淡淡的馨香,拢一许阳光润笔,泼一幅丹青画卷,揽旧日琉璃,涂抹那深切的伤于湄水之滨寻一场伊人相顾。 2、当你毫不怀疑地相信一个人,那么你最终有可能得到两种结果,要么得到一个值得托付一生的人,要么得到一个值得铭记一生的教训。 3、闲看花开,静待花落,冷暖自知,干净如始! 4、我们发心做事情的时候,一遇到状况,心就不定,力量就散了。若是有一个坚定的信...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出自清代诗人曹雪芹的《咏菊》 无赖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赏析  这首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这是《海棠诗社》的第二次活动,也是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