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出自宋代曹组的《蓦山溪·梅》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仿佛洗去铅粉的美人,天生丽质,无须修饰。在竹丛外横斜一枝,宛如一个美女,在天寒日暮时分孤芳自赏。黄昏时的院落里,清清的幽香何人懂得。何况在村外江边的路上,寒风吹过,飞雪茫茫,景致难以言状。月光下疏影轻如梦,犹如美人在深深沉入梦境。当梅花将要结子时,又是连绵一片的烟雨。梅花孤芳自傲,只令人产生无穷▼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洗却胭脂铅粉,自有天然态度。一枝疏梅斜出竹外,有如佳人绝代,天寒日暮独倚修竹。黄昏院落,幽芳都无人赏,风细细,雪垂垂。更冷落了江头梅树芬香。月下疏影多么清雅,梦中却禁不住心神惆怅,待到梅子欲黄时节,又该是阴雨连绵令人断肠。梅花一世孤芳自赏,让有情人愁闷悲伤,可知道为了你,我像沈约般瘦损异常?注释▼

参考赏析

鉴赏

这首咏梅词,上片写梅花品格之高洁,下片写赏梅者情怀之抑郁,是古诗词众多咏梅之作中的一篇佳作。开头“洗妆真态,不假铅华御。”说明作者意在直接写梅,而不用铺排衬托。正如俞陛云先生所说:“此调佳处,在不用侔色揣称及譬喻衬托,而纯在空处提笔描写。”第二句,接着写梅花的:“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一连▼

创作背景

孙惟信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一榻外无长物,躬婪而食。此词写于词人一直无人赏识,内心愁闷悲伤恰好看到白雪茫茫中的梅花之时。▼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梅的孤傲独立,暗喻作者高风亮节的自我人格。上片咏梅,写梅的姿态妖娆和高傲独立。“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写梅的天然本色,不用胭脂花粉来装扮,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感。“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写梅的姿态,运用了拟人的方式,梅花从翠竹中斜伸出一枝来,就像一位幽独的佳人在▼

作者介绍

曹组 曹组,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字元宠。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曾官睿思殿应制,因占对才敏,深得宋徽宗宠幸,奉诏作《艮岳百咏》诗。约于徽宗末年去世。存词36首。曹组的词以"侧艳"和"滑稽下俚"著称,在北宋末曾传唱一时,浅薄无聊者纷纷仿效。但在南宋初却受到有识者的批评,甚至鄙弃。一些词描写其羁旅生活,感受真切,境界颇为深远,无论手法、情韵,都与柳永词有继承关系。...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 https://mj.facekun.com/5927.html

赞美荷花的诗句、关于荷花的诗句

赞美荷花的诗句、关于荷花的诗句
★采莲曲二首 唐·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子 唐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莲 唐.温庭筠 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莲叶 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多谢浣沙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自唐代王维的《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

形容古典美女的诗句、描写美女的诗句

形容古典美女的诗句、描写美女的诗句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忆儿家。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梨花一枝春带雨 ◆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出自宋朝诗人张嵲的《墨梅》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赏析  在山边幽静的山谷和水边的村落里,疏疏落落的梅花曾使得过客行人伤心断肠。尤其憎恨东风不解风情,更把烟雨吹拂地使黄昏更暗淡。   这首描写了开在山野村头的梅花,虽然地处偏远,梅花一样能给人带来含蓄的美,并给人带来情绪上的触动。   这笔墨梅更是孑孓独立,清高脱俗,隐忍着寂寞,在孤独...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