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出自唐代杜牧的《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楼台高耸,屹立在一片秋树之上;天空明净,像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秋色是这样高远寥廓,同峻拔入云的南山相比,气势难分高低。注释①秋望:在秋天远望。 ②倚:靠着,倚立。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外:上。 ③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毫:非常细小的东西。 ④气势:景象、气派。▼

参考赏析

鉴赏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黄落,越发显出它的▼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 https://mj.facekun.com/6313.html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赏析  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更加黯然心伤。花伤客心,以乐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发船渡海正是三更时分,参星横挂在天上,北斗七星的...

关于冬天的诗句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关于冬天的诗句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唐·崔涂《除夜有怀》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千里黄云白日曛,被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晚春》   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赏析:   这儿,好像仅仅用拟人化的方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风景,其实,它还寄寓着大家大概乘时而进,抓住机遇去发明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儿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少草木的“才情”,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加...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