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美术家朱宣咸以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意而创作的中国画作品《映日红》,非常形象与生动地反映了这一诗情画意。

描写优美的诗句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右来最易醒

描写优美的诗句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右来最易醒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右来最易醒。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明月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清波收潦日,华林鸣籁初。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燕帏缃绮被,赵带流黄裾。相思阻音息,结梦感离居。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出自唐代李白的《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

唯美伤感诗句、关于伤感的诗句

唯美伤感诗句、关于伤感的诗句
●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赏析  第一句是对菊花的描写。轻肌、弱骨这样的字眼,带有一定的拟人色彩,主要是人的主观感情的外射。葩,就是花。这一句从肌、骨,一直写到花本身,是全面的概述。  第二句是对花的姿态的更一步描写。如果说第一句是总写的话,那么这一句就是对花蕊的色彩的具体描写,以显示其美。  三、四句要...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